数学建模,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一、组队
陆强:信息工程学院
陈天豪:机电工程学院
念朝晖:机电工程学院
由于数学建模是三人组队,所以挑选可靠且负责的队友至关重要,可以说这一步可以直接将大部分队伍分为三六九等。组队完后就是分工了,首先比赛的答题过程需要由建模、代码、论文三者构成,据此我们小队的分工大概是:在三个人在建模、代码、论文排版基础上,由陆强主负责代码和建模,陈天豪主负责建模和论文,念朝晖主打论文优化及其他辅助工作。虽然清晰的分工能提高工作效率,但三个人都要需要在三个方面入门能力,切记不可缺失,尤其是建模能力和论文排版。
二、学习及模拟
1、建模建模,说到底还是需要利用各种算法解决已有问题,最好能有创新点。暂不提创新,算法的学习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可以从bilibili寻找相关学习资料简单入门,学习司守奎老师的《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优秀课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掌握吃透一整本书籍或者全套算法明显是不现实的,这时候就要考验队伍成员的“现学现卖”能力,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算法的原理以应用。引用一句我们指导老师冯爱芬老师的话:“数学是基础,为其它学科服务,其他学科不可能也不需要非常精通”,因此算法的学习无需钻牛角尖,理解并会用即可。
2、学习算法的过程也需要学习很多软件,就我们队伍而言使用的软件包括但不限于:Matlab、SPSS、LINGO、亿图图示等,按照自身队伍的特长选择转攻题型,学习有关的算法和软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3、论文的排版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过程,很多队伍在这方面吃了亏,认为这一项并不重要,实则不然,优秀的论文排版不仅能为评委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更能在比赛过程节约大量时间和无意义的消耗,如果想要取得好的比赛成绩,论文排版能力是必须的。
4、对于赛前的模拟训练,学校会在暑假阶段组织学习算法并三次模拟训练,重点抓住这三次机会,老师会对每次的成品进行综合的评价并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可以帮助队伍快速学习提升。模拟结束后距离国赛大概还有两个星期时间,这一段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我们队伍就是在这两个周学习了近70%的内容)。
5、学校模拟进行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不仅要抓紧学习,更要多看看往年的优秀论文,学习他人的思路的亮点。最好要有自己的思考,想想自己的思路,二者进行对比才能取其优而去其糟粕。
三、国赛
1、国赛期间睡眠很重要,我们队伍统一作息24点睡觉,8点起床,不能为了做题而熬夜,那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收益甚微。只有最后一个晚上熬夜早起赶进度。
2、比赛期间心态很重要,不到最后一刻千万放弃!!(亲身经历,距离交卷还有20小时才做完一问,还有三问没有动,但是柳暗花明的感觉真的好)。
3、可能需要的代码,如数据标准化、归一化等不需要改动的代码尽量提前写好,比赛期间直接用。代码也可以从各大网站进行参考,但要经过修改(如增添或删减注释,修改变量名称等)。
4、图片和公式的使用一定要按照要求,不要用字母代替符号,不要使用截图。
5、虽然国赛对于查重的要求较为严格,但只要是自己写的而不是大篇幅复制黏贴的,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6、比赛的选题要慎重,如果是提前有一定规划学习可以直接看所擅长的题目,选定后就不要换题。
7、摘要一定要最后写,摘要非常重要,三个人务必专门拿出1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打磨优化。
8、写完摘要后要花2小时或更长时间专门来重新检查回读论文,这期间会发现很多问题,仔细修改完善后的论文肯定会提升不少分。
9、有问题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无论是算法上的还是队伍上的,切忌闭门造车。
四、总结与致谢
我认为我们队伍能取得国奖,除了三个队员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有共同的信念——拿国奖,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互相打气加油,虽然也会因为思路不同或意见分歧造成一些小矛盾,但都会积极交流沟通化解难题,每一次矛盾和问题的化解都是学习和进步的痕迹。
有人说:“一次建模,受益终生”,如果你认真学习参与,挖掘潜力,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当然也有人调侃说:“一次建模,残疾终身”,因为这个过程确实是很痛苦的,但不论成绩如何,发掘一个全新的自己一定是很大的收获。
最后,谨代表我们小队向对信息工程学院司鹏举老师和数统与统计学院冯爱芬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司鹏举老师在我们建模初期的启蒙和引领,老师的认真耐心且负责的态度对我们影响甚大,每一个问题老师都会特意打电话或者视频为我们耐心讲解;感谢冯爱芬老师在国赛期间给我们的打气和鼓励,为我们找好定位并表达期望,在我们迷茫的时候凝聚队伍力量,才有我们“绝处逢生”。也正是由于两位老师的帮助才有我们今日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