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政工会> 党员风采> 正文>

李灵晓:将传统文化带入高数课堂

发布时间:2017-09-10    访问热度:

校新闻中心讯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间一切人和事或物都在循着自己的轨道旋转着、变化着、存在着。我很讶异于自己与李灵晓之间难得的两次遇见。

第一次的遇见,是在2014年的5月份,因为她的2013年缀满了一颗颗璀璨的珍珠:7月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省教学标兵称号和河南省高校青年教师数学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连续三届河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9月又获得河南科技大学教学优秀奖特等奖。我是一名记者,职业的敏感,让我觉得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也是一个有着鲜明教学方法的名师,因此也就有了第一篇关于她的人物专访《让青春在三尺讲台美丽绽放》。

第二次的遇见,是在2017年的6月份,因为她先后被学校推选为河南省“最美教师”候选人、河南省教育系统“感动中原”候选人、河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科技大学“学生最喜爱教师”。2016年,她获得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华中赛区特等奖。从教以来,她始终奋战教学一线,从未停止过教学改革的步伐。三年的时光不短不长,似乎将她打磨得愈发生机勃勃、明丽动人,似有一种微妙的吸引力,让人想要与之交谈,想要与之交心。

“传统文化”的课前5分钟解读

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湿润着青青小草。教室内,一段儿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在空中流淌。伴着美妙的轻音乐,李灵晓正在给同学们讲解《弟子规》中她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句话的大意是:“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讲完《弟子规》励志话语,联系大学生活实际,李灵晓很自然地与同学们谈起了时下流行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谈到了兼知性、优雅、温婉于一身的董卿,分享了观众对该节目的评价:“看够了各种真人秀综艺,央视开年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成了转角遇见的一股清流,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除了做游戏、撕名牌外,也可以有‘才思如泉涌,诗酒趁年华’的兴致!”

话锋一转,她又巧妙引用李健的一句话,告诉工科生读书的意义:“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一个人读的书越多,越会意识到自己的匮乏。但我并不将读专业书视为完整意义上的读书,在我看来,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读一些人文社科类的图书。”

随着一阵上课铃声的响起,李灵晓开始了当天的高数课程——定积分的几个应用。

学生们非常喜欢李灵晓老师,大家都亲切地喊她“数学麻麻”。一个网名为“带汤少女”的学生给她留言:“数学好难!”,短短4个字,李灵晓却回复了颇有深意的三句话:“心需宁静,方能体味。天赋各有不同,尽力就好!数学学习离不开思考,离不开做题,勤动手才是。”

已经毕业的2012级机电学生阮从阔说:“四年大学生活,她带给我的已远远超越高数课堂,我很庆幸自己的大学时光能遇到她这样的一位老师,如今她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依然在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问及将传统文化引入高数课堂的初衷,李灵晓思索了一会儿,娓娓道来:“教学探索过程中,与学生接触越多,越感受到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素养的渴求。酝酿思考之后,我决定将传统文化引入数学课堂,和学生们分享人生智慧。一句话,一段文字,一篇文章,一本好书抑或是个人的心得体会都可以成为分享的内容。五年来的坚持,《弟子规》学习分享已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成就了我成为学生最喜爱教师之一。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效其行。作为老师,我首先要成为一个治学严谨、乐观向上、自信豁达、充满正能量的人,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影响、去改变更多的学生。”

“录制微课”常变常新

爱或不爱,只需看她的眼神或听她的话语。采访中,李灵晓说了一句略带调侃却让我记忆犹新的话:“一上课祛百病。”也许正是发自内心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促使她在教学改革的路上不断地探索,短短两年,几十个微视频的录制,无论风里雨里,无论清晨日暮。

虽然一节微课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是,录制的准备,却往往需要花费李灵晓很长一段时间,查找资料,教具准备,动画设计,要考虑如何将某一知识点形象生动地讲解出来,易于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和掌握。

微视频剪辑是微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技术问题需要学生帮忙处理。有两次周末的夜里九点学生才得空,李灵晓就带着女儿从西苑校区赶到开元校区和学生一起做剪辑。工作结束后,她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路上已是凌晨一点了。谈及那两次经历,她说:“当时,心中没有负累,倒有几分莫名的幸福。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加班做微课,多少个深夜依然在打拼,这样的状态在过去的这半年几乎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但因为挚爱,因为用心,它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学带给我的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

将微课很好地融入课堂,这是李灵晓近几年一直努力在做的事。记得有一次,她在准备“曲面切平面与法线定义”这节微课程,制作动画反复多次进行演示,但总觉得形象讲解方面有所欠妥。而后制作的教具完美地弥补了这个缺憾。

谈到这个切平面教具,李灵晓笑着说:“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呢!偶然的一个机会,我晚上领着女儿到操场玩耍,她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棒拼接了一个球状物体,沿地面伸出一根直直的荧光棒。她突然抬起头忽闪着眼睛对我说:‘妈妈,这个像不像您之前做的那个动画?’我诧异于她的用心观察,一句不经意的话让我豁然开朗,这个教具就诞生了。当我第一次把荧光球教具带入教室,学生眼中充满了好奇和疑惑。拿着自制教具,加上视频讲解,这一节的内容无疑让微课教学表达得淋漓尽致,也让学生了解了数学也可以做到如此形象、具体和生动。”

清代蒲松龄:“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2016年,李灵晓老师在全国高校教学微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2015年至2017年,李灵晓老师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高校教学微课程教学设计大赛华中赛区特等奖。

“运动与读书”都不辜负的智慧女子

采访犹如两个人的心灵对话,只有敞开心扉,才能聊到“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境界,读者也才有缘见到一个活脱脱、可爱而有趣的灵魂。

李灵晓的父亲对她的影响很大。她说:“父亲读书很多,笔记做了好多本,经常拿出来让我们兄妹看。父亲向来支持我的教学,他最早极力向我推荐的《弟子规》《道德经》和《菜根谭》都已经进入我的课前5分钟,他也希望我能够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分享给更多的学生。”

采访接近尾声时,我问了一个自己内心存疑的问题:“如何才能平衡工作与家务?要干好本职工作又要照顾家庭,会不会感觉不平衡?”她会心一笑,说道:“夫妻相处之道,不必太计较,心态调整很重要,改变自己远比改变他人容易得多。生活不可被琐事所困,唯运动与读书不可辜负,用爱和包容、用努力和向上包装自己,带给身边人满满的正能量,这样的自己也会健康、快乐!”

看着微博中一张带着蓝色发带、有着甜美笑容、青春靓丽、做着空中瑜伽的李灵晓老师,内心自然流淌出一句话:“这是一个多么美丽而智慧的女子呀!”

记者/段笑蓉

原文链接:https://www.haust.edu.cn/info/1063/2346.htm